自父親去世後開始接手紅羽種雞這行業至今約4年,短短幾年我就把它玩完了,種雞這行業是全方位的,光有優良的養殖技術只能算是基本,後續還要會銷售,交際,固定的客群...簡直把一個公司所有部門的工作全部交給幾個人去執行,加上成本資金的需求很龐大,報酬卻不成比例,規模不構大還不行,我的場很小我也很為難,因為過去幾年景氣很不錯所以當初決定繼續做下去看看,今年景氣回歸基本面,獲利不理想的現實就實際反映在這品種生殖力不佳和銷售不出的問題上了...
很多財團和菜雞場都認為做種雞很簡單,要求小雞只能在大月生產,小月要自動暫停或賠本賣,只要養大月雞又要小雞便宜,說真的,你行你自己來做,不過也快了,等再過幾個月大家買不到自己想養的大月雞時,你們真的要考慮自己做種雞的可行性了,唉~!
養雞的人和做種雞的,捆大雞的和雞販,都很感性,很感性的結果就是很矛盾,一樣都是6斤的公雞,自己的那隻腿仁就是比別人家的大,同時胸也比別人家的飽滿,這科學嗎?
我在品種改良上花的時間約3年,當然這是建立在我爸爸之前的基礎之上,這段時間我至少在4個世代的種母上做了改良,把一隻公雞身上的肉,從雞胸板塊挪移到雞腿上,所以胸比較尖了一些,得到的結果是雙腿粗壯,腿仁飽滿,外表正常,重量足夠的公雞被司機打下來當下雞,我在現場很無言,抓雞的司機只摸雞胸,不問重量和大腿,品種做的再特殊,屁用!!
又黑又粗的雞腳,這是目前最後的成果,沒意外的話,就要付諸東流了,因為已經決定不做紅羽種雞了,目前只剩下幾批客戶那邊的菜雞和自己養的一批菜雞,都是第3代基因,種公和種母全都已經砍掉了!
這批種公的週齡約20週左右,因為是雨季養的,所以有點臭腳,可惜的是第4代的基因沒留下來就沒了,不然下一代會更優秀一些.
目前整個產業呈現出非常不健全的狀態,這樣的狀態會維持多久我不知道,所以只能果斷的認賠出場了,時勢所逼啦!!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